张勋:用爱讲述馕和家的故事-地方土特产介绍

  • 时间:
  • 浏览:0
  • 来源:超有机

  天山网讯(记者潘彦云 通讯员赵悦报道)近日,在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伯什坎特镇科克加依村村头,记者一眼就看到路边醒目地立着“馕加家”LOGO大牌子,在每家每户的院墙上,“有馕就有家”“民以食为天,食以馕为先”的标语和关于馕的民俗画比比皆是。显然,这是一个和馕有故事的村。在村里的馕加家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记者见到了合作社董事长张勋,听他讲述了发展馕产业、助力村民脱贫的故事,用爱诠释馕和家的意义。2019年1月,曾在莎车经历过三年军旅磨砺的张勋,和8个战友在县里创办了新疆馕加家食品发展有限公司,将下属的莎车县馕加家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设在伯什坎特镇深度贫困村科克加依村。如今,伯什坎特镇以馕产业为引领,带动着100余名各族群众走上脱贫路。在新疆这个第二故乡生活和工作了整整27年,张勋对新疆人“可以三日无肉,不可一日无馕”的体会很深。由于喀什传统馕的制作条件简陋,品牌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相对欠缺。近年来,在自治区大力推动馕产业发展的商机下让他看到了机遇。张勋成立合作社目的明确,就是想改变馕的传统生产模式,挖掘馕背后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使之产业化,成为当地百姓脱贫致富的捷径。企业不仅有一个温暖的名字“馕加家”,“馕加家”LOGO的设计也表达了人们爱馕爱家的情怀。该合作社占地3800平方米,于2019年4月27日建成。合作社员工均穿着统一服装,并经过了上岗前的培训,厂区干净卫生,更衣间、烘焙区、成品堆放库和产品留样间等一应俱全,配备环保电馕坑、传输带等现代化设备,打馕也有标准化流程,所有原材料均可追溯。这个小而精细化管理的合作社,很快就成为村民脱贫致富的好去处。目前,合作社生产的馕已超过一千万个。馕厂解决了附近各村130人的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9人,人均工资达到2000元。贫困户在家门口有了稳定的工作,年底大多实现了脱贫,当地村民也踊跃进厂当产业工人。作为疆内少有的集约化馕系列产品生产基地,馕厂生产的“馕大叔”馕正大量销往乌鲁木齐和内地的商场及超市。几天前,“馕大叔”微商城上线了,截至目前,已接到600余单订单,交易额近10万元。公司特别开发的莎车特产巴旦木馕成了网红特色馕产品,受到内地客户的青睐。“馕加家”声名越传越远,馕和当地村民家的故事还在继续。村民亚森·马木提刚刚升任馕厂包装车间主任,正在打包发往上海的馕,他每月收入增加到2300元,家里脱贫了,自己也学会了管理;努尔麦麦提·莫蒙夫妇俩一块儿打馕,说起厂里生产的馕很骄傲,是无添加剂的绿色食品,希望全国各地的人都吃到自己亲手打制的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