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 “超有机之父”张令玉

  • 时间:
  • 浏览:0
  • 来源:超有机

中国网: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网,这里是中国访谈·世界对话,欢迎您的收看。在前几天中国访谈当中,我们做了一期节目,为大家邀请到了“超有机之父”的张令玉教授,在节目当中带我们走进三安公司,并且带我们去了解了三安公司的一些企业理念等等,今天我们再次把张令玉教授请到了我们节目当中,在今天的节目当中,我们将跟张教授聊聊他的人生故事和经历。

2010-04-01 09:00:47

张令玉:

谢谢。

2010-04-01 09:01:33

中国网:

非常欢迎您来到我们的节目当中作客。

2010-04-01 09:02:47

张令玉:

谢谢主持人,谢谢各位网友,也很高兴跟大家在这里沟通一下,超有机是怎么做的,也希望大家能够多指正。

2010-04-01 09:03:01

中国网:

欢迎您的到来。我们一般把某人的名字加上什么什么之父的话,就是意味着他在这个领域一个绝对权威的地位,您被称之为“超有机之父”,您是怎么看待这个称呼的?

2010-04-01 09:03:17

张令玉:

“超有机”是我提出来的,是在世界第一次由我们创造出超有机食品的词儿,像超有机农业等等,但是超有机并不是简单理解为超有机,比有机好的意思,主要意思是有三个内涵:一是模式,就是超过了传统的有机农业的模式;二是就是操作规程是超过的;三是评价标准是超过的。有这三条我们定位为超有机。如果叫有机不是有机的概念,如果叫普通产品的话,也不是普通产品,所以我们起名叫超有机。比如超过了模式,像空气、水等都是很大的一个要求,很强制性的一些要求。我们国内搞的转化性有机,比如三年不种地进行转化,还要进行认真的检测,做了很多这方面的工作。超有机的模式变了,就是把你的土壤进行生物净化,按照一个规程来进行净化,净化以后就把土壤达到无害化,没有污染了,再开始种有机食品,而且时间很快,当时当季就可以了,这是一个模式的很大的转化。生产环节,现在有机食品要求不准用化肥、食品添加剂,但是准用什么,不能定论什么是最安全的。所以,超有机的概念就是不用农药、化肥、饲料添加剂、兽药、养鱼、养虾的等等。

2010-04-01 09:03:43

张令玉:

二是操作规程,这里有两本书可以给大家看一下,书中介绍了一个操作规程,分上下两卷,就是怎么种地,怎么种出农产品,怎么养出鱼虾蟹来,怎么养出肉蛋奶来,这里完全有一个规程,规程里写的很细,比如种白菜的时候怎么净化土壤、怎么能够达到土壤的安全净化,怎么能够解决农产品种植过程中不用化肥,用什么方法,用什么生物制剂,用多少量,什么时候用,都是非常清楚的,产量可以达到什么要求,非常清楚,有一个操作规程。接下来有一个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就是现有的农产品评价是靠着有机,有机世界不统一,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它的评价标准写的非常清楚,必须零农残,就是说不能有农残,就详细地告诉消费者,乃至告诉操作者是不允许有农残的,评价标准已经超越了现有的有农残的标准或者良性的标准之上,所以超有机的概念是这样一个概念。但是很多专家、学者,甚至新闻界的朋友送我一个名字叫“超有机之父”,当然这个名字我也不敢承担,至少我只能是在这个领域领先了一步,先走了一步,当然我也感谢专家、学者对我的鼓励,我也会努力把这个事情做好,希望大家能够得到更满意的结果。

2010-04-01 09:05:57

中国网:

您是最早提出超有机的概念,“超有机之父”称谓也是朋友们送给您的,我想知道您走出领先这一步,在您的名字前面又加上“超有机之父”称谓的话,也会给您带来一些不小的压力吧?

2010-04-01 09:06:13

张令玉:

压力当然很正常,带来的压力不是一个方面,至少有七八个方面。第一是创新,大家认为创新是好事,把这个事物或者技术推向前进,把一个产品做得更好了,话说得很简单,但是一旦创新就会碰到跳出原有的理论,原有的科学理论要跳出去了,就是打破了原有的理论限制。另外,传统的思维方式就很难理解,你跳出去了,评价标准就不一样了,就要用新的标准,但是新的标准没有产生之前,就没有走入正轨之前是一个创新的标准,创新的标准在创新的过程就会碰到传统理论、传统专家、学者,乃至于政府官员,甚至市场的不认可。所以不理解是一个方面,但是更多的还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认为是不是有一些炒作、市场行为,甚至有一些很难听的话,就是诈骗之嫌,这可能都会有。但是没有什么关系,这需要靠实践验证,只要通过实践和时间,就会把这个事情说明白了。

2010-04-01 09:06:36

张令玉:

第二,创新的压力,就是环境的压力。一个是社会环境,社会环境不单单指我们国家,在国际上都通通有的,比如我们创造超有机的农业以后,它要把传统的农业整个撤掉了,比如不用原来的方法了,这是面临的一个庞大的化学品的产业,怎么办?怎么生存?这是很现实的问题,所以这个体制要把这个推翻了,也是很难了,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如何磨合,希望他们可以看到我们共同合作起来,从化学模式的跳出来,这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在我们国家,有机是一个系统,上至中央,下至地方,都是一个系统,包括管理的、生产模式、检验机构、认证机构、市场运作,都是一个很系统的工程,绿色食品也是这样,无公害食品也是这样,都有自己的一个体系。如果我们要把环境改成另外一种环境的话,它需要一定的力量,需要一定的压力,顶住压力做下去。比如我们在市场上碰到一个中国做有机食品最出名的一位女士,这位女士以前也是农业部官员,搞有机十几年的时间了,她一直给我们谈,她说超有机,一下把有机冲击了,冲击的很大。而且超有机本身价格就低,比普通农产品成本都低,拉大消费者的承受能力,消费者承受不了。农民用化肥习惯了,如果用超有机,农民第一担心减产,如果赔钱的话谁来管,挣钱农民高兴,赔钱农民就不高兴了,那怎么办?超有机的做法就是给他一个保证,跟他们签一个合同,如果用超有机的方法,如果减产的话,减产多少赔你多少,增产了是你的,减产了是我的,农民很简单,就愿意和你做,在这一点上,在农民中影响很大。

2010-04-01 09:06:50

张令玉:

大家知道了有机食品还没有弄明白是一个什么概念,又出来一个超有机,有机做起来都很难,能不能安全都不知道,又来了一个超有机,消费者也需要有一个理解过程,所以要影响和教育。我们一开始的做法就是免费送给消费者吃,免费拿着检查报告,都是国家级的报告给大家讲,我们要教育消费者也需要一个过程。从现在看来,特别像北京对超有机食品认知度很高,认为它好吃、安全、优质、不贵,这是消费者的评价。所以,这个压力大概有四年的时间,现在基本走出来了。

2010-04-01 09:08:11

张令玉:

第三,是我们的体制,实实在在讲,我们是民营公司,国家有这个系统的科研机构,农科院有农科院的研究机构,他们有“三权”,第一权是国家给钱;第二权他们有评价的权利,他们可以作为一个专家评价民营或者社会上的所有技术,符不符合要求,有没有不规则的行为;第三权是他们有发证权,他们研究出来的东西,他们是生产者,他们又是一个发证机构,他可以给你的生产许可证允许你经营或者经销,但是民营这三个“权”都没有。怎么办呢?他们有一个市场,按照国家的法律,遵守国家的法律去做,按照市场经济方法来操作,这也是一个压力。另外,我们自己的压力,战线太长,比如一个蔬菜的种植,从蔬菜种植的肥料生产、生物制剂保护剂的生产、净水的生产,就是从生物制剂生产到农民的应用,用的时候蔬菜水果拿出去收购,收购之后检测,检测以后再进入市场,这个环节是非常、非常长的。所以战线拉得太长。但是现在没有办法改变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太新,需要有一个过程,叫大家来认识,这也是一个非常正常的现象。

2010-04-01 09:08:23

张令玉:

第四,面太广,比如蒙牛可以做牛奶,把牛奶做完善就可以了,我们这个不是,包括农林牧副各个方面,包括粮食、蔬菜、水果,包括茶叶,甚至包括中草药。比如养殖业,还比如肉蛋奶,需要从草原做起,草原的净化、饲料的净化、养殖业的净化,到最后用生物的方法养出鸡、牛、鸭,又收购,又进入屠宰厂,又分割,再按照商品体系进入市场。水产从净水开始,一直到养出鱼的一条线,包括食用菌也是这样,这样做下来以后,涉及的面太广,战线太长,这也是一种压力。

第五,法律的挑战。比如有国家的有关规定,像认证、管理都是一套的,突然叫超有机,好象跟法律有所碰撞。2006年刚进入市场的时候,马上引发了国家有关机构的反应,专门派来了查处人员到我们这儿多次查处、交换,最后谈明白了,知道不是有机,是超有机,不在法律管理范围之内,这也需要一个过程和影响。

2010-04-01 09:08:34

张令玉:

第六,资金的压力。因为我们是民营公司,体制不同,在大家没有认识之前,所有的投入都是我个人出,我个人拿出钱来赔,刚刚短短的四年时间,投入3.8个亿,就是自己得赔得起,我们做了五年不挣钱的准备,而且还要赔得起,现在来看不是,今年刚第四个年头,已经很火了,全国各地天天接待不过来,我们生物制剂生产不过来,根本没有办法满足在各地的要求,各地都上火,很多地方政府都带队来谈这个问题。

第七,就是人才。人才方面不但是国际上缺,在高度创新的产品的人才更缺,一个是技术方面的人才,过去都是化学农业的体系,生物这块不会,需要重新学。另外就是我们操作的人才,最大的问题在哪儿呢?经过培训也不是不会,关键的问题是思想理念的培训很难,现在在我们国内很多人都想发展,都想发财,这也很正常。但是心理状态是一个浮躁的状态,就是浮躁的心情,今天我投资,明天我就要赚钱,就要挣几百万、几个亿,这就是浮躁的心情,投资的心理,就想着今天投钱,明天就可以赚很大的钱,好象把这个经过一个游戏,把别人看不懂,就把你的钱从你的兜里拿出来成我的财富了,这样的投机心理太强了。这四年来我感觉压力很大,最后就是僵化的思维,就是看听学,看别人怎么做,比如先是做互联网,看马云挣钱了,我们学马云也开一个市场,但是机遇就是一次,机遇不是一放多少年来,马云赶上这个机遇了,他是有准备的,赶上了机遇,我们今天也想学马云,我也想学牛根生创业,学只能学到精神,但是机遇没有了,是一个僵化的思维,不能按照原有的模式,就是过去的经验不一定解决今天的问题。所以这些压力都存在,这些问题非常严重的摆在我们面前,但是我们有能力做好思想准备来的,能够把这个问题和压力化解掉,能够把这个产业带上一个光明。

2010-04-01 09:08:45

中国网:

张教授,我注意您多次提到创新农业、创新技术,我们很想了解到,这套技术有一些什么样的创新,跟传统的技术相比,有什么样的不同呢?

2010-04-01 09:09:06

张令玉:

技术创新是一个非常有争论的核心问题,简单说超有机农业还是超有机食品,还是我们说的其他技术,主要的是来源于一套技术,这个技术就叫生命信息调控技术,这是生命科学领域一个研究范畴的方法。这个方法世界没有用过,现在全世界研究生命科学,研究的是以物质为主,比如基因学、蛋白学、代谢学等等一套,基因的序列的测定、蛋白序列的测定等等,都是世界上所惯用的。但是我们用的方法,是把有形的物质变成有形的细胞、蛋白、基因,和什么结合起来呢?是和无形的信息结合起来,就是说一个死的细胞和活的细胞有本质的区别,但是这个区别是什么呢?是物质没有变,丢掉的东西就是一个信息,这个信息是什么呢?我们现在只能用信息这个词儿定义,是非常有规律的,也是有自己固定的频率,如果这个细胞生病了,不是原来的了,这个细胞的频率就会发生改变,但是死了这个频率就不存在了,我们用这种方法,能不能用人工的方法去激活这个信息,比如一个细胞的基因很多,这个基因有的表达,有的不表达,有的是纯粹基因,我们为了让它给人类服务,用外来的信息刺激它,让它表达出来,这就是生命信息调控技术,这种方法在国际上首次应用。

我在1974年的时候,当年我19岁发现了这个,现在已经研究了36年了,发现这是一个非常有规律的,不同的细胞和不同生命活性技术就是一个规定的规律,这个神奇吗?不神,我们现在研究基因铜铁锌,我们用红外或者红外发射,搞原子光谱,这是一个光谱测定出来的方法,比如我们测蛋白、核酸,我们用不同的紫外频率测定它,紫外光的波长测定它,这也是一个测定方法,这个方法只不过是我先发现了,我先把它应用了,发现这个方法在实践应用当中又那么有效,成本又那么低,速度又那么快,所以就应用了,这个方法用现有的科学里面,特别是生命科学领域认为完全不可理解,简直就像研究灵魂一样,这不是的,这是一个实实在在存在的物体,只是说跟我们手机一样,过去我在这儿拿一个手机打电话,跟美国人说话没有人相信,这是二十年的事。现在大家觉得很平常了,要是晚个两秒钟接,怎么还说这个信号怎么这么不好,现在这样理解了。所以这也是会有它的神奇慢慢过渡到大家不神奇的想法,变成一个常规的技术。我们这个方法的创新本身就和传统有区别,是这么一个问题。

2010-04-01 09:09:58

中国网:

有了这个创新之后发展到现在,取得了哪些成果和取得哪些成绩?

2010-04-01 09:10:50

张令玉:

这套技术已经应用在三大领域。一大领域是农业,完全改变了现代化农业、有机农业的概念,包括操作规程、方法、最后得到效益,有很大的价值创新,是推动了人类农业找到了一个方向。现在不一定理解农业,农业方向已经很不明确了,比如讲有机农业大家都知道很难找,现代化农业还是化肥农业和化学农业。所以,现代化农业听起来很好听,叫现代化,实际上它的实质性的内容还是化学,所以化学农业就不可持久,因为要污染环境、消耗能源,所以人类发展怎么创造出一个可持续发展,我们怎么创造既能增产,不破坏环境,食品又安全。我们现在世界提出环境治理都已经到了非常关键的时刻,但是真正解决环境治理,把环境治理变成了一个商业行为,不是一个政府的强制行为,也不是法律的限制行为,就是说可以通过污水处理可以挣钱,由污水变成原料,这些污水原来本身是好的,进来是污染水,拿出来以后就变成了原料,比如污水处理过程当中的污泥,像埋、烧都没有办法,很困难,世界都是一个难题,拿过来生物办法处理有的可以做成饲料,有的做成肥料,这个肥料不是简单的传统大量的应用的化肥,而是比化学肥料还要好的生物肥料,一吨污泥就变成一两千块钱,这一两千块钱完全是一个利益,污水处理花不了这么多钱,可能成本500元处理污水,但是这一吨泥卖出2000元,减掉500元的成本还剩下1500元。所以,减掉这些环节,包括污水、垃圾处理、废水、江河湖海的怎么处理,都是用效益化来促进。

比如一个江河湖海的治理,治理好的以后,水下的底泥都可以拿出来做成产品,而且水可以重新利用,可以养殖、种植、生态环境的调控。再一个就是生物人类健康方面,比如生物药,我们也在用。比如我们已经申报成功的艾滋病药,艾滋病药除了疫苗之外,就是一些化学药物,像化疗的药物,对人的身体毒副作用非常大。一天不到十块钱,我们用保健品试验了一千例,作了五六年,很见效,有很多患者HIV病毒查出不来,有一个患者说,过去我半个馒头吃不下去,现在我能吃四个馒头了,我在地里干活有什么病。所以我们抽出来血再化验化验,他都不愿意了,因为身体好了,他说我比你都壮了,我还能有病吗?所以在这三个方面用了这套技术以后,都是很有效的。

2010-04-01 09:11:06

中国网:

有一个问题我一直很想问张教授您在国外生活了很多年,当时是什么动力,让您带着自己多年的积蓄和自己的技术,来国内创业,开辟这个超有机的技术呢?

2010-04-01 09:14:32

张令玉:

刚才谈了创新,这个技术是很不平凡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从研究到现在36年了,应用了已经20多年了,但是在这20年当中,碰到了很多、很多非常刺激的,对我们发展非常有利的机遇和推动力,也碰到了很多、很多不同的声音。所以,这个不同的声音一会儿再谈,更主要的是什么动力呢?我个人认为,也经过大量的实践,我在国外二十多年时间验证了一个东西,就是这个技术可以为我们中国的经济发展、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增收、食品的安全,会做出巨大的贡献,现在国务院、党中央提出经济转型、经济结构的转型,我认为这个里面可以至少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是在农业领域、农产品深加工领域,也为农产品、农业配套的一些生产资料的生产、生产农具的生产,都会带来很大的利益。所以我认为一个科学工作者,他最大的追求是什么呢?就是追求自己的技术能够为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有所推进,我是一个中国人,我认为我首先推动的是中国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

2010-04-01 09:14:57

中国网:

您刚才介绍了超有机在中国发展那么多年了,那么它在国外市场是一个什么样的发展情况,它的成长背景大概给我们介绍一下。

2010-04-01 09:15:20

张令玉:

超有机是在中国首次提出,没有在国外提出,但是国外已经有项目出来了,比如生产、环境效益、对土壤的影响都作过了,做了很久了,美国推广很多年了,面积已经非常大了,在澳大利亚、加拿大做得很好了,所以我们和李嘉诚先生合作了一个长江生命科技公司,重点就是出口这些产品到国外去做,在国外影响也是很大的。但是国外的影响,比如在美国的影响是什么样的。美国把我移民到美国是1993年的时候,是美国重大移民移走了,移到美国以后,美国对我的安排非常好,按照我现在一个移民来讲,我觉得是非常好的,又给你经费,又给你房子,又给你汽车,又安排孩子上学,非常好。但是人家是有所图,不是张教授来是你长的好看,他的所求很简单,就是你的技术应该属于我们美国人的,应该变成美国公民,到现在也还是一个谜,美国死活让我变成美国公民,我死活就没变成美国公民,我就拿你绿卡方便就可以了。

所以,美国是一个法治国家,不可以强制你变成公民,如果变成公民,我们这套技术到任何国家去用都是违法的,特别到中国来用就是更违法了,我们要花钱买,还不一定卖给你。所以在美国发展的过程中间,碰到的问题就是一个,技术所有权是属于你中国还是属于美国,这是争论的焦点。所以,美国给我安排得很好,为了了解你的技术,美国做了大量的工作,有从正面给你做工作,也有从反面做工作,我们先谈正面。我去的时候,给美国海军研究院,搞生态的研究,就是怎么处理土壤、怎么处理水、怎么处理环境,是搞生态的研究,也是很好的研究室,也给你很高的费用,也可以有一帮人帮你研究,但是四处都是摄像头,你知道吗?你也不知道,你就在研究。

2010-04-01 09:15:35

中国网:

当您带着积累的资金,带着您的技术回到祖国的时候,刚才您讲了最开始几年做好的一些可能不赚钱,甚至赔本的一些打算,但是这四年发展的还不错,您认为推超有机容易吗?

2010-04-01 09:16:20

张令玉:

我拿出了十年的功夫,前五年要赔钱,后五年能够做到一个平,我当时想要把这个事情做好,我准备了充分的资金和面对社会舆论的准备,面对各种不和谐的声音,我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推广我过去认为是十年以后的事情,现在用不了那么长时间了,今年2010年已经饱和,就干不过来,不光国内,像德国就要把欧洲的市场签合同,把整个欧洲市场来做,超有机食品在德国最大的一个认证机构,他们认为我们是一场革命,他们要来做这些,这块他们做的也很出色。所以,我觉得推展起来,我认为得到国家、科技界和学术界的认可,大家共同完成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时间不会太久,这是我个人的认识,不一定对。

2010-04-01 09:28:42

中国网:

在未来您有一些什么职业规划,怎么开展超有机未来的市场,又有一些什么样的前景呢?

2010-04-01 09:40:07

张令玉:

我是一个乐观的人,我对将来的希望很大,而且我认为可以成。第一个希望,我们中国创造了超有机,不是我个人,是需要政府、科技界等等,我们中国创造了超有机,会领导一个潮流,将来农业的方向不再是化肥农业,而是走到一个高科技创新、高价值创新的,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方向,是中国人创造的。第二,我们想完成中国的农产品是世界最安全的,要跟世界证明,不是中国的农产品污染最大,让世界各个国家人吃到中国农产品就感觉是过年了,中国的农产品是一种健康、幸运,他应该是这样的,我们也可以做到这一点,我们在积极努力去做这个工作。比如牛奶,口味和所有的牛奶不一样,它就特别香,你喝不出膻味,以后体细胞可以控制到1万亿以下。英法的标准还是30万以下,我们在1万亿以下,这是一个很大的差距。一个是安全食品的引导,从我们一个国家的亮点,农业的发展方向是中国的一个亮点,再就是通过这个解决我们中国农民富起来,关键是农民自我的造血机制,当然政府补贴不可少,但是真正解决8亿农民增收致富关键就是农民自己有卖好价钱的产品或者一个产业,这就比较好了。还有中国的环境很快得到净化,中国的环境是世界一流的,农业是一流的,农产品是最安全的,农民是有钱挣的,这是我们的愿望,这个愿望我认为不会用很久的时间实现,多则十年八年,少则五六年就可以解决,很明显的得到显效。

2010-04-01 09:40:24

中国网:

超有机的食品未来是什么样的?

2010-04-01 09:41:10

张令玉:

让全世界都来关注我们的超有机,超有机技术如果将来国家认可了,可以制定出一套标准,尽管现在有标准,但是是一个企业标准,如果这套标准被国家认证了,国家用这个标准跟世界说,你外国的农产品进入到中国,必须达到中国的标准,这个影响就会非常大。比尔盖茨有一句话“创新一个标准吃掉整个世界”,我们中国可能在软件上、航天上跟老外比有一定的差距,比如我今年五十多岁了,我在五十年前上小学,加加林就飞天,前几天说杨利伟飞回来了,比尔盖茨控制了一个软件,像IT行业和PC行业,我们中国通过超有机,我们要为世界70亿人口吃饭服务,中国就伟大了,如果我们控制着每一个人的嘴,这比软件还伟大,生活第一,生存是第一的。我是这么想的,但是这个愿望很好,需要共同来努力,需要很多科学家、很多学者、很多政府的力量加在一起去推动这个事业。

2010-04-01 09:41:21

中国网:

在您看来,如果我们想领这个风气之先,我们想建立这个标准的话,我们国家有哪些优势呢?

2010-04-01 09:41:53

张令玉:

我们国家第一优势是技术优势,这个技术老外不会。第二,现在中国科学发展观、经济结构改变、战略创新,在推动我们的发展,如果把农民的产业推动起来,那不解决国家一半的农业了,8亿农民占50%的话,也有一半的人有了发展。所以,在中国目前的国情以及整个形势,再加上我们这个独特的技术,我觉得我们国家发展会越来越好。

2010-04-01 09:42:50

中国网:

给我们谈谈三安公司未来有一些什么样的规划和打算吗?

2010-04-01 09:45:06

张令玉:

很简单,三安公司现在所做的一切就是三件事:一是做一个模式,影响农民和政府,影响社会,就是说我得亲自做出来,叫社会看到、叫政府看到,而不是我们通过一个报告。三安要充分展示这个模式叫社会和政府看到,它是一个创新的,它是一个有前途的,它是可以给中国带来经济效益,给农民带来收入的一个模式。二是把超有机的品牌做好,如果这个品牌走到国际上,这个影响力就很大了。国外在搞有机还困难的时候,我们中国已经进入到超有机了。三是人才,一定要打造中国更多的人才,来参与这个工作,这是我们将来的打算,没有人才什么也干不了。

2010-04-01 09:45:20

中国网:

什么样的人才会符合您的选拔标准呢?

2010-04-01 09:46:26

张令玉:

第一标准就是道德,不要急功近利,不要有投机的心理,要有道德,要实事求是的向消费者、向政府、向政府、向新闻界、新朋友们讲清楚,讲清楚我们是一个什么技术、什么产品。第二就是诚实,要向人说假话,虚构事实就麻烦了。

2010-04-01 09:46:38

中国网:

今天在节目当中张教授向我们讲述了自己的一些人生故事和经历,让我们了解了超有机的过去和现在,也让我们对他的未来非常看好,我们一起期待超有机的未来发展更好,也期待三安公司未来能够发展得更好。非常感谢张教授,今天在节目当中的作客。谢谢。

2010-04-01 09:48:55

张令玉:

谢谢主持人,谢谢各位网友,如果各位网友有什么意见,都可以到我们这儿来交换。

2010-04-01 09:49:07

中国网:

谢谢各位网友的收看,我们下期再会。

2010-04-01 09:49:17